廣種油菜籽充實“油瓶子”

2022-05-05  來自: 安徽文宜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196

油脂是人類三大主要營養素之一,保障老百姓“油瓶子”安全,事關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健康。

保障我國食用油供給關鍵在油菜。油菜主要利用冬閑田生產,不與糧食作物爭地,可以促進糧油兼豐。我國油菜常年種植面積約1億畝,菜籽油占國產油料作物產油量50%以上,主產區長江流域和南方地區主要以冬閑田種植油菜,不與水稻爭地,實行稻油輪作還有養地功能,長期研究表明,冬季種植油菜后可提高后茬水稻單產10%左右。據調查,我國南方地區尚有1億畝以上冬閑田,其中至少還有5000萬畝以上可種植冬油菜。而大豆等其他主要油料作物都是夏季作物,與主要糧食作物存在用地矛盾,在耕地面積持續減少、維護糧食嚴峻形勢下,其種植面積擴張潛力有限。

油菜耐鹽堿能力很強,因此鹽堿地擴種潛力巨大。研究表明,油菜以1.6%的鹽(NaCl)處理,群體苗期干重為對照的97.3%,根干重比對照增加9.6%,說明油菜苗期具有極強耐鹽性。而海水稻耐鹽濃度為0.6%左右,大豆等作物耐鹽濃度一般低于1.3%。我國目前有尚未利用和新形成的鹽堿荒地1.53億畝左右,分布在東北、西北和華北等五大區域。這些區域與春油菜和冬油菜的適宜種植區氣候條件一致。

油菜單位面積產油量具有翻番增長的潛力。目前全國油菜平均單產138.5公斤/畝,平均含油量43%,平均產油量(單產與含油量的乘積)59.6公斤/畝。我國已成功培育出高產高油多抗油菜新品種“中油雜501”,該品種在2019—2021年度長江下游區油菜新品種聯合試驗中,單產213.11公斤/畝,含油量50.38%,產油量107.35公斤/畝,比大面積種植的對照品種增加26.92%,且多抗。研究表明,油菜有很多品種在超高密度(5萬株/畝)種植時其單產可比常規密度(2.5萬株/畝)提高10%至13%。因此,如果突破關鍵核心技術,利用冬閑田和鹽堿地擴種油菜1.5億畝,發掘油菜產業綠色革命潛力,單位面積產油量翻一番,則國產菜籽油產量潛力可達3000萬噸,再加上花生、大豆等其他油料,有望實現食用油基本自給。

然而,受傳統觀念束縛,目前我國油菜科研和生產沒有受到足夠重視,對其保障食用油供給潛力和戰略意義認識不足,支持措施不夠。迫切需要轉變觀念,樹立大豆、油菜等油料都是食用油和飼用蛋白原料且可以互相替換的科學觀念,高度重視油菜科研和產業發展。

一是加大油菜產業科技攻關力度。建議將油菜納入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專項、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專項和研發計劃等科技項目并盡快實施。突破耐密高產高油多抗新品種、冬閑田與鹽堿地油菜綠色種植技術、油菜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和裝備、油菜籽產地干燥加工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。

二是布局油菜重大科技創新平臺。圍繞產業需求和核心技術攻關任務,布局油料作物生物育種與利用全國實驗室、油脂生物合成重大科學研究設施等級重大科技創新平臺,為油菜等油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性、前瞻性、關鍵性的理論、技術和創新平臺支撐。

三是強化菜籽油營養知識的科學普及。經過我國4代科學家接續奮斗,菜籽油已經由上世紀80年代的低檔油蝶變為有益于人類健康的大宗食用油。目前我國油菜已基本實現雙低化,低芥酸菜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,達93%,油酸、亞油酸、亞麻酸含量分別為63%、20%和10%左右,是脂肪酸組成合理的大宗食用油。建議加大科普力度,引導百姓增加國產菜籽油消費。

(本文來源:經濟日報 作者系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漢中)

【來源:經濟日報】

關鍵詞: 廣種油菜籽充實“油瓶子”           

安徽文宜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,專營 主糧生產 美麗鄉村 深加工區 農業生態開發 中醫藥業 特色種養殖 等業務,有意向的客戶請咨詢我們,聯系電話:18900511928

CopyRight ? 版權所有: 安徽文宜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網站地圖 XML


掃一掃訪問移動端
国产人人人人人人A级毛片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